咏瑞粟 其二

淳居万山巅,土瘠稀良田。
丰歉系饥饱,民命悬于天。
人忧庚子歉,我见为丰年。
蚕登百谷熟,箱万仓盈千。
异哉粟四穗,一干生南阡。
岂无连理木,亦有双华莲。
维兹孕瑞粟,庶补民艰鲜。
嘉生本协气,此事非偶然。
窃闻野老说,守令仁且贤。
官清简案牍,刑省空扉圜。
农耕士力学,工肆商充廛。
午鸡桑树鸣,夜犬花村眠。
君不见渔阳歌秀麦,善政青史编。
又不见中牟书嘉禾,德化今古传。
猗欤际圣代,奇祥呈八埏。
愿言叫阊阖,入奏冕旒前(明姚鸣鸾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远山区在贤明官员治理下迎来丰收的景象,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官的赞颂。

诗的开头先交代背景:淳安县地处万山之中,土地贫瘠良田稀少,百姓收成全看天意。接着笔锋一转,写今年意外迎来丰收——蚕丝高产、粮食满仓,更神奇的是田里长出了罕见的"四穗粟"(一株禾苗结四串谷穗)。诗人认为这种祥瑞之兆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当地官员清廉贤明:衙门案件少、监狱空荡荡,各行各业安居乐业,连村里的鸡犬都悠闲自在。

最后诗人用两个典故加强说服力:就像历史上渔阳郡的麦穗奇迹和中牟县的嘉禾祥瑞都因好官载入史册一样,如今淳安县的祥瑞也该上报朝廷。全诗通过"贫瘠变丰收"的强烈对比,生动展现了"好官带来好日子"的朴素道理,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就像在讲一个"清官造福一方"的暖心故事。

周遇圣

周遇圣,淳安(今属浙江)人(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