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方棠陵宪副三首 其一

鳌峰高几许,相携忽踟蹰。
踟蹰复四顾,照见承明庐。
山川万里馀,直北是大庾。
客从大庾来,遗我梅花裾。
南枝有越鸟,北枝多云衢。
相逢此中过,岂不怀旧居。
但恐贤劳催,对之相叹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分别时的复杂心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思念与现实的矛盾。

开头用"鳌峰"(高山)象征两人友谊的高度,但"踟蹰"(徘徊)的动作透露出离别的不舍。站在高处能看到朝廷的办公场所(承明庐),暗示朋友要去北方做官。

中间部分通过"大庾岭"这个地理标志(在江西广东交界),带出朋友从南方带来的梅花衣料。用"南枝有越鸟,北枝多云衢"的对比,南枝代表家乡,北枝象征仕途,就像候鸟在不同树枝停留,暗示人生总要面临选择。

最后四句最打动人心:虽然我们都怀念故乡,但更担心朝廷的公务催促(贤劳催),只能对着梅花叹息。这里把古代文人"忠孝难两全"的困境写得特别真实——既想回家,又不得不为事业远行,这种纠结到今天很多人依然能感同身受。

全诗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用送梅花衣料这个生活细节,把官场奔波、乡土思念、朋友情谊都编织在一起,没有刻意说教,却让人感受到人生选择的无奈与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