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半山寺

蹇驴挟策一苍头,罢相归来隐寂寥。
看到半山三不足,依然野水漫青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卸任宰相归隐田园的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中的"蹇驴"(跛脚毛驴)和"苍头"(老仆人)这两个形象很有生活气息,一个失意文人骑着瘦弱毛驴,带着老仆返乡,画面既真实又带着几分落寞。"罢相归来"点明主人公身份,从权力巅峰回归平凡,反差强烈。

"半山三不足"借用典故(王安石号半山,曾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暗指主人公虽已归隐,但内心仍保持着当年的政治理想。最后两句最妙:眼前野水漫过青苗的景象,既是实写田园风光,又暗喻着政治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就像泛滥的河水淹没庄稼一样,理想终究要面对现实的冲刷。

全诗用最朴实的农村景象(毛驴、老仆、野水、青苗),道出了最深刻的人生况味: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最终都要回归平凡;无论理想多么远大,都要接受现实的洗礼。这种将人生哲理融入日常画面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杨元亨

(约公元六九o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华州华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后天授元年前后在世。武后时,为司府少卿兄元禧尝忤张易之,易之密奏元禧是杨素兄弟之后,素父子在隋有逆节,子孙不合供奉,于是左贬元亨为睦州刺史。易之诛后,复任京职。元亨后官至齐州刺史。元亨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