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余次襄太守 其二
峄桐无低枝,江鳇无细鳞。
周镛无匿响,秦鉴无留尘。
浩气匝圜低,杰士茹其真。
跌宕卑九阊,浪莽隘八垠。
阴雨交所仇,世疏君乃亲。
黄金众所锢,虏富君乃贫。
大巧纳群拙,誉善逾等伦。
敦信变众诡,践诺无逡巡。
志投岑范辙,或疑聂豫邻。
黄唐慨予怀,俯首一为君。
周镛无匿响,秦鉴无留尘。
浩气匝圜低,杰士茹其真。
跌宕卑九阊,浪莽隘八垠。
阴雨交所仇,世疏君乃亲。
黄金众所锢,虏富君乃贫。
大巧纳群拙,誉善逾等伦。
敦信变众诡,践诺无逡巡。
志投岑范辙,或疑聂豫邻。
黄唐慨予怀,俯首一为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赞美了一位品格高洁的官员(余次襄太守)。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用自然之物比喻高尚品格(前四句)
像高大的桐树没有低垂的枝条,像江里的大鱼没有细小的鳞片,像周朝的钟声不会藏匿回响,像秦朝的明镜不染尘埃——这些比喻都在说这位太守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坦荡无私。
2. 直接赞美他的精神境界(中间八句)
他胸怀浩然正气,像顶天立地的豪杰。虽然身处官场(九阊指天门,暗指朝廷),但洒脱不拘礼节;虽然世界狭小(八垠指八方边界),他的气度却宽广无边。当世道昏暗(阴雨交象征恶劣环境),别人都疏远他,他却更显真诚。世人贪恋黄金财富,他却安于清贫。
3. 总结他的处世智慧(后六句)
他大智若愚(用高明手段包容笨拙),行善不图虚名。坚守诚信(敦信),说到做到(践诺)。他的志向像古代贤人岑参、范仲淹,也有人觉得他像侠客聂政、豫让那样刚烈。最后诗人感慨: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黄唐指黄帝唐尧的盛世),我愿向您低头致敬。
全诗通过对比(世俗浑浊vs太守高洁)、排比(连续四个"无"字句)等手法,塑造了一位超脱世俗、坚守本心的清官形象。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诗人用"俯首"这个动作,表达了对这种稀缺品格的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