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中百姓的苦难和无奈,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社会动荡让人疲于逃命,眼睁睁看着一切变得面目全非。"疲奔走"三个字就让人联想到百姓拖家带口逃亡的狼狈景象。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强化战乱的残酷:大雁还能北归故乡,战马却迟迟不撤(暗示战争持续);本该安居乐业的地方人都逃光了,明明是丰收年景,逃难的人却饿着肚子。这种反差让人更深刻感受到战乱对正常生活的摧毁。
最后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意味深长:风雨过后,门前小路上只有零星落花。这个画面既暗示春天将尽(呼应标题"暮春"),又隐喻在战火摧残下,美好的事物所剩无几。诗人关上门看落花的细节,透露出一种无力改变的悲凉。
全诗没有直接控诉战争,但通过逃难的百姓、荒废的家园、饥饿的难民这些具体形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乱带来的创伤。最后那个落红稀少的画面,尤其让人感受到生命在乱世中的脆弱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