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寺皋涂精舍作
勤政(香山殿名)听事罢,冬山犹可登。
仍此驻一日,吾宁佳兴乘。
小阳律尚暖,肤寸云复升。
肩舆行数(入声)息,乃得造崚嶒。
玉华古名寺,大士无废兴。
其傍有精舍,皋涂吾所称。
一以休众劳,一以畅远凭。
摛句亦偶然,讵炫拙速能。
仍此驻一日,吾宁佳兴乘。
小阳律尚暖,肤寸云复升。
肩舆行数(入声)息,乃得造崚嶒。
玉华古名寺,大士无废兴。
其傍有精舍,皋涂吾所称。
一以休众劳,一以畅远凭。
摛句亦偶然,讵炫拙速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在游览玉华寺皋涂精舍时写下的游记诗,展现了他作为帝王难得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全诗以皇帝日常办公为开头,说自己在香山勤政殿处理完政务后,发现冬日山景依然值得一游。于是决定多停留一天,趁着好兴致去登山。当时虽是初冬(小阳春时节),但天气尚暖,山间飘着缕缕云雾。
登山过程写得很有生活气息:皇帝坐着轿子(肩舆)上山,途中多次停下来休息("数息"指多次歇息),最终才到达险峻的山顶。这里玉华寺是座古寺,虽然历经沧桑("大士无废兴"指观音菩萨的香火一直延续),但旁边的皋涂精舍是乾隆自己命名的休憩之所。
最后四句道出此行目的:既让随从们得以休息,又能让自己登高望远、舒展胸怀。写诗只是偶然有感而发,并非要炫耀自己写诗又快又多("拙速能"是自谦的说法)。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通过"肩舆行数息"这样的细节,生动展现了皇帝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登山劳累。结尾处"讵炫拙速能"的自谦,更显得这位帝王在山水之间暂时卸下了威严,流露出真性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对民生劳苦的体恤("休众劳"),展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帝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