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登岱

龙峪危峰逼,天门古殿开。
月华秋气爽,日观海潮回。
地向皇都迥,山迎曲阜来。
登临何限意,极目凤凰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登上泰山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语言大气磅礴又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龙峪危峰""天门古殿"直接勾勒出泰山的雄伟气势,像一条巨龙盘踞的险峻山峰,古老的天门殿宇敞开大门,让人瞬间感受到这座"五岳之首"的威严。

中间四句通过四个经典景观展现登高所见:秋月清辉与爽朗天气相得益彰,在日观峰能看到云海如潮汐般翻涌;往北远眺皇都(北京)方向,往南可见曲阜(孔子故里)的山峦。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把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理特征生动呈现。

最后两句是情感升华:站在凤凰台上极目远望时,胸中涌起无限感慨。这里的"何限意"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可能是对天地壮阔的震撼,对历史文化的追思,或是个人壮志豪情的抒发。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险峻山势的特写,再缓缓展开360度的壮丽全景,最后定格在诗人凭栏远眺的身影上。通过空间由近及远、情感由景生情的自然过渡,让读者仿佛亲历这场震撼心灵的登山之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