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远离家乡、在外奔波的人,在重阳节时对生活的感慨。
开头两句"我家一何远,僻在东南隅"直接点出主题:我的家乡多么遥远啊,在东南偏僻的角落。这里用"一何远"三个字,把思乡之情表达得很强烈。
接下来四句写现实处境:为了微薄的俸禄(升斗禄),不得不跋涉万里。头发一天天变白(双鬓日以变),整天为俗事奔波(尘虑空驰驱)。"空"字用得好,暗示这样的奔波其实没什么意义。
"感此时节换"两句是转折:感受到季节变换,虽然白天变短(景短),但心里反而更充实(心有馀)。这里可能暗指虽然物质生活不富裕,但精神上反而更富足。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谁说在都城北边就不能隐居呢?大隐士也可以像住在山里一样生活。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只要心态超脱,在闹市也能过隐居生活。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它告诉我们:生活再艰难,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在哪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山居"。这种在困境中保持精神自由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