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讽刺了人们盲目追求虚幻事物的可笑行为。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没有风也没有飘动的旗幡,只有碧蓝天空中一轮圆月高挂。这本该是让人静心欣赏自然之美的时刻。
但后两句笔锋一转,说很多人("乞巧痴男女")却在这时忙着做一件傻事:趴在床头的陶罐边往里看。这里暗指七夕节"乞巧"的习俗,古代女子会在七夕夜通过观察蛛网、水影等方式祈求织女赐予巧手。
诗人用"瓮里看"这个夸张又滑稽的动作,尖锐地指出:人们常常舍近求远,放着眼前真实的月光不看,反而去追寻虚无缥缈的征兆。就像现代人沉迷手机忽略真实星空一样,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从古至今都在上演。
全诗妙在用明月和陶罐的对比,把深刻道理藏在生活场景中,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领悟:真正的美好往往就在眼前,何必执着于虚幻的追求。
释师一
释师一(一一○七~一一七六),号水庵,俗姓马,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十六落发,首参雪峰慧照禅师,又谒东禅月用庵果,晚依佛智于西禅,尽得其道。出住慈云。继迁数刹。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始届临安府净慈寺。淳熙三年卒于嘉禾光孝寺,年七十。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有《水庵一禅师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