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湖渔隐为袁桂芳赋
履运已成昔,名湖尚说秦。
避时端有意,把钓可无人。
若士居姚水,遗风似舜民。
地虽占越上,境实慕河滨。
已忝归渔业,何言托隐沦。
月浮孤艇夜,雨著短蓑春。
泊渚多依藻,窥汀或傍筠。
羽沈疑中饵,丝动讶拖鳞。
竭泽知难脱,殃池数已屯。
竞多声失厉,得隽语忘嗔。
獭怨诛求尽,龙嫌荡漾频。
腥风连巷陌,秽浪接沙尘。
水际呼儿急,墙头换酒新。
讴歌便野习,嗜好任天真。
行媲清狂客,名传放逐臣。
家临烟浦近,门对雪鸥驯。
钓渭心徒苦,兴周迹已陈。
子陵辞汉日,贺老别唐辰。
事业今如是,栖迟固足珍。
青云人既远,白首我还亲。
衰谢无知己,飘零偶问津。
但期连郡邑,岂料结比邻。
东主方悬榻,西风且钓缗。
扁舟如可具,同老此湖漘。
避时端有意,把钓可无人。
若士居姚水,遗风似舜民。
地虽占越上,境实慕河滨。
已忝归渔业,何言托隐沦。
月浮孤艇夜,雨著短蓑春。
泊渚多依藻,窥汀或傍筠。
羽沈疑中饵,丝动讶拖鳞。
竭泽知难脱,殃池数已屯。
竞多声失厉,得隽语忘嗔。
獭怨诛求尽,龙嫌荡漾频。
腥风连巷陌,秽浪接沙尘。
水际呼儿急,墙头换酒新。
讴歌便野习,嗜好任天真。
行媲清狂客,名传放逐臣。
家临烟浦近,门对雪鸥驯。
钓渭心徒苦,兴周迹已陈。
子陵辞汉日,贺老别唐辰。
事业今如是,栖迟固足珍。
青云人既远,白首我还亲。
衰谢无知己,飘零偶问津。
但期连郡邑,岂料结比邻。
东主方悬榻,西风且钓缗。
扁舟如可具,同老此湖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秦湖边的渔夫生活,通过他的日常反映出对乱世的逃避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读来像在看一部古代隐居者的纪录片。
开篇点出秦湖虽以"秦"为名,但早已物是人非,暗示时代变迁。渔夫选择在这里隐居钓鱼,不是为了装清高,而是真心想避开乱世纷扰。他住在姚江边,生活方式像上古舜帝时代的百姓那样淳朴——虽然地处越国,心里却向往着黄河边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中间部分用大量生动细节描写渔夫生活:月光下的小船、春雨中的蓑衣、停泊时看水藻、偷瞄岸边的竹林。钓鱼时的专注写得尤其传神:看到浮子下沉就怀疑有鱼上钩,鱼线微动就惊喜地以为钓到大鱼。但现实很残酷,过度捕捞让鱼儿越来越少,人们为了争鱼甚至互相争吵。水獭抱怨找不到食物,龙王嫌人类太吵闹,整个湖区弥漫着鱼腥味,连沙尘都带着污浊气息。
渔夫却自得其乐:急着喊儿子来帮忙,用鱼换酒喝,想唱就唱,活得真实任性。诗人把他比作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和贬官,说他就住在烟雾缭绕的湖边,家门口还有温顺的白鸥作伴。提到姜子牙钓鱼遇文王、贺知章辞官归隐的典故,暗示渔夫虽然也有才能,但生不逢时。
最后诗人突然现身说法:自己年纪大了,漂泊到此偶然结识这位渔夫邻居。没想到主人热情招待,两人在西风中一起垂钓。诗人感慨:要是能有条小船,真想和渔夫在这湖边终老。全诗在平淡中见深情,通过渔夫生活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