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氏重庆堂
昌黎县中山水清,自昔挺特生贤英。
上究羲农至周孔,攘辟老佛大道明。
我敬其人想其处,身縻禄仕无由去。
崔生近日起昌黎,邂逅相逢谈所慕。
生昔泮水来游歌,明经三十登贤科。
铁冠霜简入乌府,岁久政誉传流多。
天官奏绩天颜悦,五采祥云腾凤敕。
堂上双亲共拜恩,更有重闱岁将百。
重庆堂中春昼长,寿酒日进青瑶觞。
四亲三百又馀岁,白发苍颜皆乐康。
家庆融融由世德,兰玉森森荫松柏。
剩取诗书遗后来,岂无继续昌黎伯。
上究羲农至周孔,攘辟老佛大道明。
我敬其人想其处,身縻禄仕无由去。
崔生近日起昌黎,邂逅相逢谈所慕。
生昔泮水来游歌,明经三十登贤科。
铁冠霜简入乌府,岁久政誉传流多。
天官奏绩天颜悦,五采祥云腾凤敕。
堂上双亲共拜恩,更有重闱岁将百。
重庆堂中春昼长,寿酒日进青瑶觞。
四亲三百又馀岁,白发苍颜皆乐康。
家庆融融由世德,兰玉森森荫松柏。
剩取诗书遗后来,岂无继续昌黎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一位姓崔的朋友的赞美和祝福,主题围绕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展开。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开头部分(前八句):
作者先夸赞昌黎县(韩愈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人才辈出的好地方。他说自己很向往这个地方,但因为工作原因去不了。这时遇到了从昌黎来的崔生,两人聊得很投机。
2. 中间部分(接下来十句):
详细介绍崔生的成就:年轻时读书优秀,30岁就考取功名,后来当官政绩突出,受到皇帝赏识。最让人羡慕的是他家里有四位高龄长辈(包括百岁的祖母),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地生活在"重庆堂"里,每天喝酒庆祝。
3. 结尾部分(最后四句):
总结说崔家的幸福源于世代积德,子孙像兰花美玉一样优秀,像松柏一样茂盛。作者相信崔家后人会继续读书成才,说不定能出现像韩愈那样的大学者。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
- 用"重庆堂"(指四世同堂)这个家庭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最看重的家庭美满
- 通过具体数字(三十登科、四亲三百岁)让赞美显得真实可信
- 最后把崔家与韩愈故乡联系起来,既抬高了崔家地位,又自然引出对后代的期许
整体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没有堆砌华丽辞藻,而是用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喝酒、白发老人、儿孙满堂)来打动读者,传递出"家和万事兴"的传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