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中吕宫)三首 其二 红桥纳凉

藕湖柳渠。
亭馆风多处。
十年隋苑旧。
诗逋团扇招凉句。
茉莉鬟酥。
蔷薇衣露。
隔船窗,闻笑语。
不须醉扶,月上红桥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红桥边纳凉的闲适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江南水乡的韵味。

上片开头用"藕湖柳渠"四个字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典型景致——长满莲藕的湖泊和垂柳掩映的沟渠。"亭馆风多处"点明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凉风习习。"十年隋苑旧"暗示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承载着许多美好回忆。"诗逋团扇招凉句"写人们在这里吟诗作对,用团扇纳凉的雅致生活。

下片更生动地描写了纳凉场景。"茉莉鬟酥"写女子发间茉莉花的香气,"蔷薇衣露"写沾着露水的蔷薇花装饰衣裳,通过嗅觉和视觉的细节展现夏日风情。"隔船窗,闻笑语"一句突然让画面活了起来,听到隔壁船上传来的欢声笑语,说明这里游人如织,充满欢乐。

最后两句"不须醉扶,月上红桥去"最有意境:不需要喝醉被人搀扶,等月亮升起来时,自然可以踏着月光从红桥上漫步归去。这里既写出了夏夜乘凉的惬意,又透露出几分文人雅士的洒脱。

整首词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有荷塘柳岸的风景,有花香笑语的生活片段,最后定格在月光下的红桥。作者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纳凉场景的细腻描写,自然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对江南风物的眷恋。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