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拜谒父亲雍正陵墓时写的,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一下:
1. 开头两句
"比岁来瞻匪事频"——我每年都来祭拜,不是走形式;
"吾衷有愿此虔申"——是真心实意想和您说说心里话。
(乾隆强调自己不是应付差事,而是发自内心的祭奠)
2. 三四句画面感很强
"音容日远仍如昔"——虽然您离开多年,但您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松柏云森又报春"——陵墓旁的松柏郁郁葱葱,又迎来了春天。
(用松柏长青暗示先帝精神永存,同时暗含时间流逝的感慨)
3. 五六句格局打开
"伊古一人信巍荡"——您这样的明君自古少有;
"大清九宇尽臣民"——现在全国百姓都安居乐业。
(既夸父亲是千古明君,又汇报自己治国有方)
4. 最后两句说正事
"西师欲蒇当年志"——西域的战事快要完成您当年的心愿;
"还冀鸿庥奠漠垠"——希望得到您的保佑彻底平定边疆。
(把平定准噶尔之战说成是完成父亲遗志,既表孝心又显正当性)
精髓所在:
表面是扫墓时的家常话,实则巧妙融合了三个层次:
- 对父亲的私人情感(思念)
- 帝王的政治汇报(治国成果)
- 国家战略的合法性包装(以父之名征战)
特别之处:
乾隆用"松柏又报春"这种自然景象,既表达时光流逝的伤感,又暗示王朝生生不息,比直接说"我想您"更高级。最后把打仗说成"完成爸爸的心愿",既显得孝顺,又给军事行动加了道义光环,帝王心术藏在温情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