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关于唐代历史的,通过几个关键时刻来反映唐宪宗时期的政治局势和重要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
1. 开头提到的“能询天宝乱从生”:这句话是指唐玄宗时期出现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一场唐朝国力衰落的重要转折点,使得唐朝从盛转衰。这里的“能询”可以理解为在混乱中寻求出路或解决问题的意思。
2. “林甫专权罢九龄”:这句话指的是权臣杨国忠(这里用“林甫”代指)专权,罢黜了贤臣张九龄。杨国忠的专权和腐败是安史之乱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杨国忠在安禄山叛乱前就已经掌握了唐朝的许多权力,而张九龄则是一位正直的宰相,在他被罢黜后,朝廷失去了许多贤臣的辅佐。
3. “刺史权才除柳泌”:这句话涉及唐朝地方官的任用问题。柳泌是一位有才能的官员,因为他的才干被任命为刺史(地方官)。这里的“刺史权才”强调了地方官员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除”则是任命的意思。
4. “金丹燥发命随倾”:这句话有些难以直接解释,但从字面来看,“金丹”可能指的是古代炼丹术中的丹药,用来形容某种神秘的力量或手段。这里的“燥发”可能指的是这种力量过于强烈或突然,导致了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命随倾”则表示生命因此而结束或失去平衡。这句话可能暗示了某种政治或军事行动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几个小片段反映了唐朝从繁荣走向衰落的过程,特别是强调了政治决策和个人行为对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它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唐朝的一些关键事件,提醒人们重视贤臣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政治手段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金朋说
金朋说,字希传,号碧岩,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从朱熹学。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初为教官,后于知鄱阳时值庆元党禁,归隐于碧岩山,时人比之陶潜。有《碧岩诗集》二卷,明万历间裔孙金袍曾刊刻。事见本集卷首宋范宽、明金大绶序。金朋说诗,以清抄《碧岩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明显舛误酌作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