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凤吟送张经载四川盘粮

威凤集阿阁,所不矜爪咮。
饥鸱得腐鼠,不敢啄瓦窦。
有时脱翔去,鸱啄当正昼。
饱能出妖声,呼起百怪斗。
有狐毳九尾,有蛇岐两首。
一足夔跃跃,四目蒙贸贸。
鸱如啄不已,实恐颠载覆。
仰吁太古帝,长使凤居守。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动物寓言的形式,讽刺了社会中的小人得志现象,同时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赞美。

故事梗概:
- 威凤(高贵的凤凰)住在华丽的楼阁里,从不炫耀自己的利爪和尖喙(象征有真才实学却不张扬)。
- 饥鸱(贪婪的猫头鹰)捡到一只死老鼠(比喻蝇头小利),得意忘形,大白天也敢嚣张乱叫。
- 猫头鹰吃饱后开始兴风作浪,招来一群妖怪(九尾狐、双头蛇、独脚夔、四目怪)助阵,搞得乌烟瘴气。
- 诗人担心再这样下去,世界就要被这群妖怪搞垮了,于是呼吁上古的圣君(象征理想中的统治者)重新让凤凰来主持大局。

深层含义:
1. 凤凰 vs 猫头鹰:代表正直君子与卑鄙小人的对比。君子低调有实力,小人稍微得势就猖狂。
2. 妖怪团伙:讽刺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比如谄媚、欺骗、阴谋等,都是小人得志后带来的混乱。
3. 呼吁圣君: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希望真正有德行的人能掌权,整治乱象。

语言特色:
- 用动物比喻人,生动形象,比如猫头鹰叼死老鼠的滑稽样子,让人立刻联想到现实中那些贪图小利、虚张声势的人。
- 妖怪的描写夸张有趣(九条尾巴的狐狸、两个头的蛇),暗指社会乱象五花八门。

现实意义:
这首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古今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小人一时得志,正直的人反而被边缘化。但它也给了希望:邪不压正,终有拨乱反正的一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