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汉朝皇家祭祀活动为背景,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宫廷生活的矛盾本质。
前两句描绘盛大场面:汉朝第十代皇帝举行大规模狩猎仪式("大蒐田"),在百子池边祈求子嗣昌盛。这里用"十世"强调皇室传承,"百子池"这个地名巧妙暗示求子心愿,展现皇家对血脉延续的重视。
后两句笔锋一转:皇帝不亲自参与最重要的祭天仪式("泰畤"祭祀),却让随从官员在甘泉宫写诗作赋。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通过"不享"与"从官那得"的强烈对比,暗讽统治者重形式轻实质——宁可要文人歌功颂德的辞赋,也不认真履行祭天职责。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表面写庄严祭祀,实则揭露权力游戏。皇家仪式的热闹排场背后,是统治者对真正责任的逃避。这种含蓄的批评手法,让读者在了解历史场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虚伪官场文化的犀利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