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人生态度,探讨了个人选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前半部分写的是隐士形象:荷筿丈人(扛着竹器的老人)和长沮、桀溺(古代隐士)这类人,他们选择远离尘世,独自清高。但诗人认为这种"洁身自好"其实不是最好的选择,看似清高实则随波逐流,对世界没有实质贡献。
后半部分用大禹和后稷作正面例子:他们胸怀大志,时刻为天下操心。大禹治水手脚磨出老茧,后稷教民耕种不停奔波。他们治理好水土,让庄稼茂盛,百姓丰衣足食,这样的功绩流传万代,无人能比。
诗人通过这个对比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不在于独善其身,而在于兼济天下。那些为大众谋福利的人,他们的贡献才是最值得敬佩的。就像今天,选择为社会做实事的人,比只顾自己"清高"的人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