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赣上饮归用美成韵)

旧梦忆钱塘。笙歌里、几度醉斜阳。曾载月一篷,眠杨柳岸,买春深巷,过杏花墙。肠恼断,香鬟盘凤髻,樱口啭莺簧。钗玉分轻,梦孤宵枕,歌纨蠹久,愁对春觞。
司空曾见惯,相逢处,还又联步西厢。底用十分迷殢,翠阵红行。记鸳D12E题情,离怀如诉,鲛绡粉湿、别泪犹香。年少抛人易去,苦也相妨。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回忆为主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春往事与爱情遗憾。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繁华旧梦(上阕)
开篇直接切入对杭州往事的追忆。"笙歌醉斜阳"展现当年纵情声色的生活,四个排比句像电影镜头:月下泛舟、柳岸休憩、深巷买醉、隔墙赏花,用具体场景堆叠出风流倜傥的青春。但"肠恼断"突然转折,带出梳妆美人(盘凤髻)、美妙歌声(啭莺簧)的回忆,最终落到"钗玉分轻"的分离——这些美好都成了蚀心的寂寞(宵枕孤梦)和发霉的欢乐(蠹久的歌扇)。

2. 重逢纠结(中阕)
"司空见惯"化用李绅典故,暗示看惯风月。重逢本该欢喜,但"联步西厢"的亲密中藏着犹豫。"底用十分迷殢"是灵魂拷问:何必再沉溺于这翠袖红颜的温柔阵?接着用具体信物(题诗的扇子、沾泪的手帕)回忆当初离别,泪痕犹香却物是人非。

3. 青春遗恨(结尾)
最后两句点破核心痛苦:年轻时轻易抛弃了爱情("抛人易去"),如今才发现这种轻率带来的苦涩如影随形("苦也相妨")。"年少"与"苦"的强烈对比,道尽多数人成长中"失去才懂珍惜"的普遍体验。

全词魅力在于:
- 画面叙事:不用抽象抒情,而是用载月、眠柳等具体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
- 情感反转:上阕的旖旎风光到结尾的苦涩,形成巨大落差
- 永恒命题:捕捉了人类共通的"少不更事→追悔莫及"情感模式

就像我们翻看旧照片,笑着笑着突然沉默——那些曾经随意挥霍的美好,都成了后来辗转难眠的月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