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八景 其一 岠峰霁雪

玉龙行处夜无声,北面峰峦失翠屏。
天上白榆宁有种,人间瑶草不知名。
青烧猎火朝烟湿,红露仙楼夕照横。
记得塞天曾见惯,薰风时节到辽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邳州八景之一"岠峰霁雪"的壮丽雪景,充满了仙气和边塞风情。

前两句用"玉龙"比喻雪山,说大雪像一条白龙悄悄爬过,把北面的山峦都染白了,原本青翠的山色像消失的屏风一样。这里用无声的龙突出雪夜的静谧。

中间四句展开想象:雪后山峰像天上的白榆树一样纯净,又像人间不认识的仙草般神秘。早晨猎人的篝火在雪中升起湿烟,傍晚夕阳把雪峰上的楼阁映得通红。诗人把现实雪景和神话意象巧妙融合,创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仙境。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回忆,说这雪景让他想起曾经在边塞见过的风光,仿佛又回到了辽城(今辽宁一带)的春天。这里用"薰风时节"(暖风)与雪景形成反差,暗示眼前的雪景勾起了他对边塞生活的怀念。

全诗就像一组雪景镜头:从夜雪无声到朝烟夕照,最后定格在诗人的回忆中。最妙的是把现实雪景写出神话感,又把个人经历自然融入,让普通的雪景有了温度和故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