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日特召(臣)英至懋勤殿上讲中庸及太极西铭之学并命(臣)英敷陈经书大义复亲洒宸翰书忠孝存诚大字二幅以赐(臣)不胜荣幸恭赋八首 其八
宝篆朱浓墨未乾,棒持暮出禁云端。
数承汪濊恩施重,益愧愚蒙报荅难。
数承汪濊恩施重,益愧愚蒙报荅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大臣被皇帝召见讲学后,表达自己受宠若惊之情的作品。
前两句描写皇帝赐字的情景:皇帝用朱砂写的大字墨迹还没干透("宝篆朱浓墨未乾"),大臣就恭敬地捧着这些御赐墨宝,在傍晚时分走出皇宫("棒持暮出禁云端")。这里"禁云"指皇宫,用"云端"来形容皇宫的高不可攀。
后两句抒发感慨:多次承受皇帝如汪洋大海般的恩典("数承汪濊恩施重"),越发觉得自己愚钝浅薄,难以报答皇恩("益愧愚蒙报荅难")。"汪濊"形容恩泽如浩瀚大水,与"愚蒙"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臣子的谦卑。
全诗通过"墨未干"的细节、"捧持"的动作、"云端"的比喻,生动展现了面见天子的荣耀与惶恐。最后用"汪洋恩泽"对比"愚钝之身",将受宠若惊的心情表达得真挚动人,体现了古代臣子对君王的敬畏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