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待潮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以及潮水与周边景物的互动,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前两句用"千艘动"和"万鼓鸣"的夸张手法,展现潮水来临时船只随波摇摆、涛声如雷的震撼场面。这里把潮水的声势比作千万面鼓同时敲响,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声响。

中间四句是视觉描写:潮水像晴空下的雪浪翻滚,涨潮时几乎与堤岸齐平;远处的帆影在树梢间若隐若现,波光甚至把房屋都照亮了。这些画面既宏大又细腻,既有整体感又有细节美。

最后两句把青山拟人化,说它们隔江相望、含情脉脉。这个巧妙的收尾让整首诗从壮阔的自然景观转入温馨的人文情怀,把吴越两地的地理特征转化为充满诗意的情感交流。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风景镜头,从潮水的气势到周边的景物,再到更远处的青山,层层推进,最后落在"情"字上,让自然景观也有了人情味。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让即使没看过钱塘江潮的人也能感受到它的壮美。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