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自南京留守推官循资为掌书记由将仕郎超阶

一循资走五千里,四遇恩超十六阶。
自顾非才已过分,谁言英俊尚沉埋。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公务员在吐槽自己的升职经历,既觉得幸运又有点心虚。

前两句"一循资走五千里,四遇恩超十六阶"是说:我按部就班熬资历跑了几千里路(形容工作调动频繁),结果因为领导特别照顾,连跳了十六级工资(古代官员品级共分九品十八阶)。这里用数字对比特别生动——跑五千里才升一级,却突然连跳十六级,像坐火箭似的。

后两句"自顾非才已过分,谁言英俊尚沉埋"是作者的内心戏:我自己都觉得能力配不上这待遇(典型的凡尔赛),但居然还有人抱怨怀才不遇?这就像现代职场里,一个突然被破格提拔的人私下嘀咕:"我PPT都做不好,怎么就当总监了?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反而没机会..."

全诗妙在两种情绪的碰撞:表面谦虚说自己德不配位,暗地里又透着"运气也是实力"的小得意。就像中了彩票的人一边说"这钱拿着不安心",一边又悄悄换了新车,特别真实有趣。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