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踘歌赠刘叔芳
蹋踘复蹋踘,佳人当好春。
金刀剪芙蓉,纫作满月轮。
落花游丝白日长,年年它宅媚流光。
绮襦珠络锦绣裆,草相漫地绿色凉。
揭门缚彩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
低过不坠蹴忽高,蛱蝶窥飞燕回舞。
步矫且捷如凌波,轻尘不上红锦靴,扬眉吐笑颊微涡。
江南年少黄家多,刘娘刘娘奈尔何。
只在当年旧城住,门前一株海棠树。
金刀剪芙蓉,纫作满月轮。
落花游丝白日长,年年它宅媚流光。
绮襦珠络锦绣裆,草相漫地绿色凉。
揭门缚彩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
低过不坠蹴忽高,蛱蝶窥飞燕回舞。
步矫且捷如凌波,轻尘不上红锦靴,扬眉吐笑颊微涡。
江南年少黄家多,刘娘刘娘奈尔何。
只在当年旧城住,门前一株海棠树。
现代解析
这首《蹋踘歌赠刘叔芳》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古代女子踢蹴鞠(类似足球的运动)的欢乐场景,充满了青春活力与生活情趣。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准备阶段(前四句):春天里,姑娘们用金剪刀裁制芙蓉色的蹴鞠球,缝得像满月一样圆。这里用"金刀剪芙蓉"的细节,既展现女子手巧,又暗示蹴鞠的精致美观。
2. 比赛盛况(中间十句):
- 环境描写:落花飘飞、绿草如茵的春日,姑娘们穿着绣花短袄和珠饰围裙,在清凉的草地上玩耍。
- 观众场面:彩门高悬,围观人群像墙一样密集,姑娘们三五成群互相呼唤。
- 动作特写:球时而贴地滚动,时而高高飞起,像蝴蝶燕子般轻盈飞舞。姑娘们步伐矫健如水上漂,连尘土都不沾红靴,笑时脸颊露出可爱酒窝。
3. 人物特写(最后四句):特别提到江南黄姓少年多才俊,而主角刘娘住在老城,门前有株海棠树。这里用海棠树作为刘娘的生活印记,暗示她虽平凡却独具风采。
诗歌亮点:
- 动态描写极其生动,"蛱蝶窥飞燕回舞"等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
- 通过"红锦靴""扬眉吐笑"等细节,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少女们的娇俏活泼。
- 最后对刘娘的聚焦,使热闹的群体场景有了情感落点,留下温馨余味。
全诗就像一部古代运动短视频,既有全景镜头(比赛场面),又有慢动作特写(踢球瞬间),最后定格在主角的生活场景上,完美记录了春日里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女子蹴鞠会。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