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简知郡李学士

独携瓶锡新安去,寒雨西风落叶频。
江水浅深清见底,山程高下险摧轮。
社中香火延开士,肘后方书济俗人。
乡树再寻南国路,禅房空锁帝城尘。
旧傳心印都忘念,自有衣珠岂患贫。
四众仰瞻谁见顶,千家应供定分身。
宰官多结空门友,外护须依守土臣。
想到临川逢内史。翻经相对一嚬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离开京城前往歙州(今安徽黄山一带)的旅途见闻,同时表达了对当地官员李学士的思念。全诗通过旅途中的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展现了修行者超脱世俗又心系众生的情怀。

开头四句用"独携瓶锡"点明道士身份,通过"寒雨西风"、"落叶频"、"江水清浅"、"山路险峻"等意象,生动勾勒出秋日旅途的萧瑟艰辛。"社中香火"到"千家应供"八句,写修行生活与世俗的交融:寺庙香火旺盛救治百姓,虽然自己已看破红尘("旧傳心印都忘念"),但仍关心民生("自有衣珠岂患贫")。最后四句转入对李学士的寄语,用"宰官结空门友"的典故,委婉提醒地方官要善待佛门,期待重逢时能畅谈佛经。

全诗妙在将修行者的云游写得既有烟火气又有超脱感。如"江水见底"既写实景又暗喻心境澄明,"险摧轮"的险路对应修行难关。最动人的是"禅房空锁帝城尘"这句,一个"锁"字既写禅房闲置,又暗示自己已把京城繁华锁在门外,体现修行者放下过去、面向新生的洒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