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有些人怕老怕死,但又放不下功名利禄,结果两头都没捞着。
前四句像在说一个笑话:有个当官的老头("朱绂"指红色官服),整天担心自己变老,一边舍不得乌纱帽,一边又学人去深山挖仙草想长生不老。结果药材乱挖一通("根苗乱挑掘"),根本不懂门道。
中间两句特别生动:折腾好几年没效果,老头气得直跺脚("痴意瞋怫郁"),活像个赌输了的倔老头。最后两句神来之笔:就像打猎的突然披上和尚袈裟,你本来就不是吃这碗饭的,装什么得道高僧呢?
全诗妙在两点:
1. 用挖药打猎这种生活场景,把"既要又要"的贪心嘴脸画得活灵活现
2. "猎师披袈裟"这个比喻太绝了,就像现在说"杀猪的装教授",戳穿那些装模作样的人
本质上是在讽刺:人要是认不清自己,既要功名又要长生,最后只会活成笑话。就像现在有些人,一边熬夜赚钱一边买保健品,不就和诗里乱挖仙草的老头一样吗?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