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九

官作胡奴役,魔将鬼界围。惊雷从掌起,酣梦忽头飞。

神变钉铜版,人难护铁衣。吞声说离乱,辛苦客逃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的悲惨遭遇,充满画面感和控诉力量。

前两句用"官作胡奴役"直接点明官府把百姓当奴隶使唤,像魔鬼一样把人间变成地狱。这里用"胡奴"(外族奴隶)和"鬼界"的比喻,强烈表现出百姓被压迫的绝望感。

中间四句用震撼的意象描写战乱场景:"惊雷从掌起"形容战火突然爆发,"酣梦忽头飞"写百姓在睡梦中突然遭遇杀身之祸。"钉铜版"可能指酷刑,"铁衣难护"说连盔甲都保护不了性命,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乱世的残酷。

最后两句通过逃难者的视角收尾,"吞声说离乱"写人们连哭诉都不敢大声,"辛苦客逃归"刻画了难民艰辛返乡的画面。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具象描写,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苦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通俗却有力的语言,把历史灾难转化为可感的艺术形象,既有纪实性又充满艺术感染力,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对古代百姓的遭遇感同身受。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