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赞美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官和他生活工作的地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一代文豪,出自三巴之地",直接点明这位推官(地方法官)是当代文坛领袖,他的家乡三巴(今四川一带)自古就出人才。就像说"我们这出了个大作家"一样直白。
中间四句用两个比喻:先说他的文章像珍贵的白珩玉照亮世界,而蓝水(可能指办公地点的河流)在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朦胧的美感。接着说有人曾在他家客厅,仿佛遇见老神仙——这是形容主人气质脱俗。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梦见自己得到五彩神笔(传说中能写出好文章的笔),醒来后迫不及待要写下听到的蝉鸣。这其实是委婉地夸主人的文章像夏日蝉鸣般清亮动人,让人灵感迸发。
全诗妙在把对官员的赞美藏在自然景物和梦境里:用宝玉夸才华,用神仙夸气质,用蝉鸣夸文采。既避免了直接吹捧的尴尬,又让读者能感受到这位推官确实是位有文化修养的雅士。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