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凉时节,人们思念远方亲人的细腻情感。
第一句"不拟西风一顿凉"用拟人手法写秋风,说它不像人那样会突然给人一阵凉意,而是缓缓地带来凉气。这种写法让秋风显得更温柔,也暗示季节变换是自然规律。
第二句"看看凉近木椎香"通过嗅觉写秋意,说渐渐能闻到捣衣木槌的香气了。这里用"木椎香"这个生活细节,巧妙地带出秋天家家户户准备冬衣的场景。
后两句转向人情描写:"人家未得征夫信"写妇女们还没收到远方丈夫的消息,"蚤有砧声怯雁行"说她们早早地开始捣衣,捣衣声里透着对南飞大雁的畏惧——因为大雁能传书信,而自己却收不到家书。一个"怯"字特别传神,把思妇既期待又害怕失望的复杂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最妙的是把季节变化和人情冷暖自然融合,用秋风、捣衣声、大雁这些秋天典型意象,不着痕迹地表达了思妇的愁绪。语言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能让每个经历过等待的人产生共鸣。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