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季女二首 其一

我昔自外归,三女中门迎。
心知非男儿,聊得乐此情。
季者尤黠慧,恩爱钟平生。
云胡遘一疾,性命倏焉倾。
旅葬给孤园,烟草纵复横。
归来枕书卧,历历旧音声。
起觅无所见,泪下沾襟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痛失爱女的深情之作,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最刻骨的悲伤。

开篇像放电影一样,父亲回忆从前回家时三个女儿在门口迎接的温馨场景。虽然知道女儿不是儿子(古代重男轻女),但这份天伦之乐依然让他感到幸福。这里藏着古代社会的性别观念,也藏着父亲对女儿们隐忍的爱。

接着镜头聚焦到最小的女儿(季女),说她特别聪明伶俐,是父亲最疼爱的孩子。但命运突然转折——一场疾病像闪电般夺走了她的生命。"云胡"二字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仿佛在质问苍天为何如此残忍。

女儿客死他乡,只能草草葬在寺庙旁(给孤园)。"烟草纵横"四个字既是实写坟地荒草萋萋的景象,又像父亲杂乱无章的痛苦心绪。最催泪的是后半段:父亲回家后躺在床上,女儿的声音笑语还在耳边回响,可起身寻找时却只剩虚空。这个找声音的细节,把丧女之痛写得锥心刺骨。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老父亲在深夜对着烛火喃喃自语。最动人的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用日常生活的碎片(门口迎接、枕边幻听)堆砌出永远无法填补的缺失感。直到今天,任何失去过至亲的人读到"起觅无所见,泪下沾襟缨",都会瞬间懂得那种伸手抓不住记忆的绝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