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心农鹾尹盛暑过访偕张西章、钮小琴与叔兄放棹碧浪湖纳凉(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苕溪南绕城一曲,注为碧湖众流蓄。
许我重游两度春,爱泛此湖日不足。
何幸客自西湖来,品题名胜此邦熟。
杖履追随不自由,从游饱恣平生福。
兴高放棹湖之心,纳凉时节刚三伏。
酒尊开时湖面宽,十里镜平豁双目。
层峦滴翠快当窗,远塔临流涌浮玉。
南度薰风阵阵和,吹皱波纹净雾縠。
酒阑得句兴更豪,卧影空中漾众绿。
无何红日射西岩,金盖道场峰奇卓。
巢云争出俟归云,崖上无心自相逐。
相与眺望岘山头,世界清凉非我独。
有亭翼然洼尊洼,呼吸湖光神往复。
古来多少贤达才,饮者留名良不俗。
妙墨雅推颜鲁公,爱山艳说苏玉局。
不愁中热心镇瓜,恍入广寒尘去斛。
高歌远答打鱼舟,唱破琉璃图一幅。
许我重游两度春,爱泛此湖日不足。
何幸客自西湖来,品题名胜此邦熟。
杖履追随不自由,从游饱恣平生福。
兴高放棹湖之心,纳凉时节刚三伏。
酒尊开时湖面宽,十里镜平豁双目。
层峦滴翠快当窗,远塔临流涌浮玉。
南度薰风阵阵和,吹皱波纹净雾縠。
酒阑得句兴更豪,卧影空中漾众绿。
无何红日射西岩,金盖道场峰奇卓。
巢云争出俟归云,崖上无心自相逐。
相与眺望岘山头,世界清凉非我独。
有亭翼然洼尊洼,呼吸湖光神往复。
古来多少贤达才,饮者留名良不俗。
妙墨雅推颜鲁公,爱山艳说苏玉局。
不愁中热心镇瓜,恍入广寒尘去斛。
高歌远答打鱼舟,唱破琉璃图一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炎炎夏日泛舟碧浪湖避暑的惬意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文人雅趣。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介绍碧浪湖的地理位置(苕溪南绕形成的湖泊),表达对这片水域的喜爱,并欣喜于有懂行的西湖客人来访,为这次游玩增添了知音相伴的乐趣。
2.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湖上风光:用"十里镜平"形容湖面开阔如镜,"层峦滴翠"写两岸青山,"远塔临流"勾勒出湖中倒影。特别精彩的是"吹皱波纹净雾縠"这句,把微风拂过湖面比作轻纱泛起褶皱,画面感极强。
3. 后半部分转入抒情:在湖光山色中饮酒作诗,遥想历史上在此留下足迹的名人(如书法家颜真卿、文人苏轼),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仙境。最后以渔舟唱答作结,把整幅湖景比作一幅被歌声点亮的琉璃画,余韵悠长。
诗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炎夏三伏与清凉湖景的对比,热闹的酒宴与静谧的自然对比,现实游玩与历史追忆对比。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让读者仿佛也感受到湖面清风拂面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