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雨中登楼

雨潇潇,风细细。雾鬓烟鬟,失尽遥山翠。云宿虚檐天贴水。

宇宙茫茫,没个埋忧地。

篆烟销,书卷废。独上高楼,极目添悲思。记得年时曾共倚。

水绿三篙,半是伤心泪。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雨中登楼时的孤独与伤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环境烘托心情
开篇用"雨潇潇,风细细"直接营造阴郁氛围,远处的青山被雨雾笼罩失去翠色,整个世界就像被雨水泡发的宣纸,模糊混沌。屋檐仿佛贴着水面,天地间茫茫一片,连个能让人发泄忧愁的地方都找不到——这些景物描写都在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压抑。

2. 孤独的具体表现
"篆烟销"(熏香燃尽)、"书卷废"(无心读书)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主人公坐立不安的状态。冒雨独自登高的行为,就像现代人心情不好时淋雨散步一样,是种自我放逐。站在高处远望,非但没有开阔感,反而让愁绪更浓。

3. 回忆加深痛苦
最后突然插入"记得年时曾共倚"的甜蜜回忆,像突然切到老照片:当年同样的位置,有人并肩看春水盈盈。而如今碧绿的河水,在他眼中都化作了泪水。这种今昔对比,让当下的孤独有了具体缘由——失去重要之人后的触景伤情。

全词妙在把抽象情绪具象化:雨雾是迷茫的内心,高楼是孤独的站位,河水是眼泪的转化。没有直接说"我好伤心",但每个画面都在替主人公诉说哀愁。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就像用环境当滤镜,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