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火候诀

攒簇乾坤造化来,手抟日月炼成灰。
金公无言姹女死,黄婆不老犹居胎。
铅炉慢养真金液,土釜先乾活水银。
汞心炼神亦龙性,铅身凝气白虎命。
内外浑无一点阴,万象光中玉清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名为《金丹火候诀》,它是一首描述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火候和修炼过程的诗歌。下面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开头“攒簇乾坤造化来,手抟日月炼成灰。”描述了炼丹师掌控自然的能力,仿佛他们可以把天地间的元素聚集起来,甚至把日月都炼成灰烬。这展现了炼丹术中对于物质转化的理解和对火候的极致追求。

接下来,“金公无言姹女死,黄婆不老犹居胎。”这里用到了古代炼丹术语。“金公”和“姹女”可能指的是炼丹中的两种元素或者状态,“黄婆”可能是指媒介或者中间物。这句话描述了在炼丹过程中,虽然某些元素或状态有所变化(比如“姹女死”),但是媒介或者过程始终保持稳定(如“黄婆不老”)。

再往后,“铅炉慢养真金液,土釜先乾活水银。”这里描述了炼丹的具体步骤。铅炉中慢慢炼制的是真正的金液,而土釜中的水银需要先被激活。这些描述展示了炼丹过程中的精细操作和对于火候的精准控制。

然后是“汞心炼神亦龙性,铅身凝气白虎命。”这句话描述了炼丹师通过修炼,不仅炼出了物质(如汞和铅),还修炼出了精神或灵魂。其中,“汞心炼神”可能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修炼,“铅身凝气”可能指的是物质层面的变化。这里的“龙性”和“白虎命”可能是对于修炼后达到的高境界的形容。

最后,“内外浑无一点阴,万象光中玉清镜。”这句话描述了修炼后的状态,内外都没有任何阴暗,一切都像玉一样清澈透明,充满了光明。这也是对炼丹过程中火候把握得当,修炼成功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古代炼丹术中的修炼过程和火候控制,展现了人们对于自身和自然的深度理解和探索。虽然这首诗使用了许多特定的术语和比喻,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魅力。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