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尧巨秀才惠诗(诗人张武子之弟,字以道)

□□□□古,不要世人怜。
碧甃千寻绠,朱縆五十弦。
鼎来三影句,印脱一心⑴传。
依约云门路,寒驴兀瘦肩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坚守本心的文人形象,充满孤高与艺术气息。

前两句"□□□□古,不要世人怜"(首句缺字)直接表明态度:宁愿保持古人风骨,也不求世人怜悯。这种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奠定了全诗基调。

"碧甃千寻绠,朱縆五十弦"用两个比喻:像从深井打水的长绳(喻钻研学问的深度),像五十弦的红色琴弦(喻艺术造诣的精妙)。展现主人公在学问艺术上的深厚功力。

"鼎来三影句,印脱一心传"说好诗句自然涌现("三影"指名句),学问真谛通过心灵传承。强调创作与学问都需要真诚投入,不能做作。

最后两句勾勒出一个寒夜独行的画面:云雾缭绕的山路上,瘦驴驮着清瘦的诗人。这个孤独而坚定的形象,正是全诗精神的具象化——哪怕清贫孤独,也要保持知识分子的气节与追求。

全诗用井绳、琴弦、瘦驴等朴实意象,配合"不要世人怜"的宣言,塑造出一个在世俗中坚守精神世界的文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前路艰难仍坚持自我"的文人风骨,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令人敬佩。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