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 其八 再用廉伯韵

野樵谁敢斲蒿莱,翠柏阴中兆域开。
鹓序衣冠晨拜舞,龙宫星斗夜昭回。
宣章道士声如鹤,守影中人发似梅。
礼罢不须灯火伴,联镳乘月下山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同僚参与皇家祭祀后乘月下山的场景,充满庄重与诗意。

前两句写祭祀地点的肃穆氛围:没人敢随意砍伐山野的草木,翠柏掩映中显露出皇家陵墓的威严。"谁敢"二字突显对皇权的敬畏。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祭祀过程:官员们像大雁列队般整齐行礼(鹓序指官员行列),夜间星光照耀着宫殿;主持仪式的道士声音清亮如鹤鸣,守陵人白发如梅花般显眼。这里用"鹤鸣""梅发"的比喻,将严肃仪式点缀得富有生趣。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仪式结束后不需灯火照明,大家骑着马在月光下并辔而归。这个画面既展现皇家礼仪的庄重,又透露出文人雅士的潇洒情怀。"乘月"二字尤其美妙,月光代替灯火,为整首诗增添了清幽的韵味。

全诗在记录皇家祭祀的同时,巧妙融入了自然景物(柏荫、星光、月光)和人物特写(道士、守陵人),庄严中见灵动,规矩里显自在,展现了明代官员参与国家大典时既恭敬又诗意的独特体验。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