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诗是作者悼念同僚任兰生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者品格的敬重。
全诗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通过对比手法,回忆两人共同的仕途经历。作者说"你治理皖北,我治理荆南",展现两人都是勤政为民的地方官。特别提到"白璧易污"——即使清白的玉石也容易被玷污,暗指做清官不易,但认为任兰生比著名的清官杨公还要清廉,这是极高的评价。
下半部分转折写任兰生的突然离世。先说朝廷重新起用他治水,他身在颖水边仍心系黄河治理,眼看治水成功在望。但用"黄粱未熟"这个典故(比喻美梦突然惊醒),痛惜他壮志未酬就离世了。"桃月初三"点明具体时间,让哀思更显真切。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白璧""黄粱"等常见比喻,把清廉品格和人生无常说得生动易懂
2. 通过"你治皖北,我治荆南"这样口语化的对仗,拉近读者距离
3. 结尾具体日期让情感更真实,仿佛在诉说刚发生的不幸
4. 不刻意煽情,而是通过工作细节(治水、汛期)展现逝者的敬业精神
这种用日常语言写深厚感情的手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同僚的敬重和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