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菊坡有作

夫何造化妙,产此名世贤。
横胸几渊海,直步三山巅。
道德百世师,呼吸雷风随。
出手无全牛,历历堪鼎彝。
孤忠久忧国,端揆宜戮力。
当宁侧席思,胡然乐家食。
吁嗟宋阳九,奇袤蚀仁厚。
毒手摧纲常,真魏已掣肘。
贤俊几登崇,叶公能好龙。
大厦支一木,胡马鸣西风。
岂谓惮错节,泉流自中竭。
辞疏几千年,义命真皎洁。
寒坡秋露深,霜英动豪吟。
灵凤奋万仞,矰缴嗟何心。
悠悠四百年,白日悬青天。
晨窗对书读,清风犹泠然(明嘉靖《增城县志》卷一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是在夸一位叫"菊坡"的贤人(可能指南宋名臣崔与之),同时感叹南宋朝廷的腐败。全诗分三个层次:

1. 先夸贤人有多牛(前8句)
说老天爷造人真神奇,能造出这样的绝世贤才。这人学问大得像海洋,品行高得像登上仙山。他的道德标准能当百代老师,说话做事雷厉风行。处理政务像熟练的屠夫解牛,每件事都能做成典范。

2. 再吐槽朝廷不识货(中间12句)
这位贤臣本来该当宰相救国,皇帝也等着用他,他却只能在家吃闲饭。因为南宋到了危亡时刻("阳九"指厄运),奸臣把持朝政,像叶公好龙一样假招贤。国家像独木支大厦,外敌像胡马在边境叫嚣。不是贤人怕困难,是朝廷自断人才活路。他辞职时的奏疏,现在读来依然正气凛然。

3. 最后升华精神境界(后6句)
在长满菊花的山坡上,仿佛还能听见他当年的豪迈诗句。他像凤凰想展翅高飞,却总被暗箭所困。四百年过去了,他的品格像太阳永远光明。现在读他的书,还能感受到那股清风般的正气。

全诗妙在把个人赞美和历史批判糅在一起:既用"解牛""凤凰"等生动比喻夸人,又用"叶公好龙""独木支楼"讽刺朝廷。最后用"清风"收尾,让人感受到精神力量可以超越时代。就像我们现在读历史人物故事,依然能被他们的品格感动一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