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堂

懿哉周濂溪,昔揽星江符。
四时花卉多,独以莲自娱。
公见太极初,学业周孔徒。
如何心清净,爱与释氏俱。
理是吾即尔,理非尔异吾。
理与爱适同,彼释我自儒。
只疑牡丹时,贵客笑我愚。
又恐菊花开,隐士斥我迂。
彼此一是非,能问庄生无。
坐看万朵红,翠盖争相扶,
晚凉微雨来,乱落明月珠。

现代解析

这首《爱莲堂》通过描写莲花,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独特思考。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写实景:开头用"万朵红""翠盖相扶"生动描绘了莲花盛开的热闹景象,雨后莲花沾着水珠("明月珠")的画面尤其清新动人。这些描写为后文的思考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困惑:作者借周敦颐(周濂溪)爱莲的故事,提出一个矛盾——这位儒家学者("周孔徒")为什么既研究儒家经典,又喜欢与佛家("释氏")相似的清净境界?就像赏花时,有人偏爱牡丹的富贵,有人独爱菊花的隐逸,不同选择背后似乎都有道理。

第三层写领悟:最后作者想通了——真理("理")才是判断标准。符合真理的,佛家儒家都可以接纳;不符合的,就算是儒家也要反对。就像莲花,不管别人嘲笑("贵客笑我愚")或不解("隐士斥我迂"),只要自己认准了它的美,就不必在意他人眼光。

全诗妙在用赏花这件小事,讲了一个大道理:做人要像莲花一样保持独立品格,既吸收各家之长(儒家的入世、佛家的清净),又不盲目追随任何一派,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这种开放又坚定的态度,在今天依然很有启发。

钱闻诗

成都人,字子言。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工诗。有《庐山杂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