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和豁达心境,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联"逸兴常时有,逢秋一倍多"直抒胸臆:悠闲的兴致平时就常有,到了秋天更是加倍增长。开门见山地点出秋天带给诗人的愉悦感受。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典故勾勒出一幅秋日山水画卷。"山长含楚雨,天远接吴波":连绵的群山笼罩着南方细雨,辽阔的天空连接着吴地水波。这两句通过"山"与"天"、"楚"与"吴"的空间对仗,展现出开阔的秋日景象。
"寻壑同元亮,浮家伴志和":像陶渊明(字元亮)一样寻访山谷,像张志和(号烟波钓徒)一样泛舟水上。这里用两位著名的隐逸之士作比,暗示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尾联"钓竿行入手,还着向来蓑"是点睛之笔:拿起钓竿准备出行,还是穿着那件旧蓑衣。这个细节描写既朴实又传神,一个洒脱不羁、随性而活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通过秋景、典故和日常生活细节的巧妙组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当下的豁达心态。诗中"钓竿""蓑衣"等意象看似普通,却最能体现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朱弁
朱弁(biàn)(1085~1144)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