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公洞
耽耽石洞天开镌,岑公之隐来何年。一朝仙去名晦然,商人受香忘所传。
舟抑不进方省愆,奉香入洞舟乃前。灵踪自此人拳拳,至今乾溢皆致虔。
恍忽应祷殊无偏,我来敬谒岁欲迁。舣泊沙碛登舁肩,蹴踏锦石行江壖。
洞门屣步侵云烟,瞻望塑像钦华颠。挺之作记誇唐贤,勒珉虽昏辞尚全。
却恨戾止非炎天,不见百尺悬飞泉。唯有岩窦声涓涓,顷之自可遗尘缘。
况乃投隙图留连,嗟予远宦方拘挛。搜奇寻胜姑勉旃,此日得此澄心渊。
安能摆脱追神仙,临崖浪笔书长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览岑公洞的经历和感受,通过通俗的现代语言来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石洞的奇观:
诗中描述了石洞宛如石天门,非常壮观。岑公洞的景色引人入胜,让人心生敬仰。
2. 历史的传说:
传说中,有一位叫岑公的人曾经隐居于此,但后来不知去向,名字也逐渐被人遗忘。商人进洞烧香,才会想起这位历史人物,说明这一地方历史悠久,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参拜。
3. 舟行的奇遇:
作者乘船前往洞中,本来船行受阻,后来在商人烧香后,船又能够继续前行。这种意外的转折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
4.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诗中提到了洞内塑像和镌刻的诗文,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美化。塑像和碑文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魅力。
5. 环境的感受:
作者描述了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如登上沙丘,踏上石阶,感受到洞门的高远和云烟缭绕,让人心生敬畏。
6. 遗憾与期待:
作者看到洞内的岩窦水流声潺潺,却未能见到传说中的瀑布,这种遗憾也增加了游览的意趣。
7. 个人情感的流露:
作者感叹自己远在异乡,难以尽情游览,但最终还是留下了这篇诗文,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8. 结语:
作者希望今后还能再来此地,洗涤心灵,摆脱尘世的束缚,享受心灵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交融,让人感受到游览的愉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