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位高僧(璘上人和潜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人生际遇,语言生动,充满禅意。
开头两句说璘上人(山雨)经常拜访潜斋,两人交情很深,潜斋总是把璘上人挂在嘴边。接着笔锋一转,说璘上人要去修仙("佐玉楼仙"是委婉说法,暗示圆寂或云游),潜斋也要去金坛当住持了。
"一江一浙"指两人分隔两地,用"柏枝东指还西否"这个意象,既写实(柏树枝随风摇摆),又暗喻人生无常、聚散难料。最后两句最精彩:明明拄着杖往南走,却在信徒的膜拜声中突然发出"狮子吼"(佛教用语,指振聋发聩的说法)。这个反差描写既突显高僧的威严,也暗含"随缘不变"的禅理——身体虽在行走,佛法真谛永远不变。
全诗妙在把平常的离别写得充满禅机,用"柏枝摇摆""狮子吼"这些具体意象,把抽象的佛理和人生感悟变得鲜活可感。两位高僧的深厚情谊、对佛法的坚守,都透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自然流露出来。
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