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淀山

鳌戴小蓬莱,方诸宫影开。
崖根龙洞辟,山脉虎丘来。
疏磬重烟水,残碑半雨苔。
因之怀故国,游雁落清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淀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历史感怀,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淡淡的哀愁。

首联"鳌戴小蓬莱,方诸宫影开"用神话中的巨鳌背负仙山比喻淀山,说它像海上仙境蓬莱一样美丽,阳光照射下宫殿的影子若隐若现。这里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淀山的神秘与壮丽。

颔联"崖根龙洞辟,山脉虎丘来"继续写山势:陡峭的山崖下似有龙居住的洞穴,连绵的山脉如同猛虎盘踞。这两句用龙虎的意象,赋予淀山一种雄浑的气势。

颈联"疏磬重烟水,残碑半雨苔"转入细节描写:稀疏的钟声回荡在雾气朦胧的水面上,古老的石碑半掩在长满青苔的雨中。这里通过声音(钟声)和视觉(石碑、青苔)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沧桑、寂寥的氛围。

尾联"因之怀故国,游雁落清哀"点明主旨:眼前景象让诗人想起故国,看着飞落的大雁,心中涌起清澈的哀愁。这里用大雁这个传统意象,含蓄地表达了漂泊思乡之情。

全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 动静结合:既有龙虎山势的雄浑动态,又有残碑青苔的静态沧桑 2. 虚实相生:神话传说(鳌、蓬莱)与现实景物交融 3. 情感递进:从开始的壮阔到结尾的哀愁,情感自然过渡

诗人通过重游旧地的所见所闻,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在描绘山水的同时,也抒发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特别是最后以大雁的形象作结,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