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马篇为童将军赋
圣皇览乾驭,天驷流星芒。太乙贶灵异,倏见渥水傍。
神精何权奇,意气尤轩昂。两颧夹明月,四蹄乱秋霜。
早为汗血驹,三载清大荒。长驱掩上征,逸态凌云翔。
骁腾日万里,脱略谁能当。归来骖六龙,殊恩擅中黄。
赐浴天池津,剪拂须鬣张。顾影骄玉姿,含嘶泛清商。
丹青特馀照,对之亦腾骧。驽骀世岂乏,伏枥空成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神骏非凡的战马,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夸张的比喻,展现了它的英姿和功绩。以下是逐句的通俗解析:
1. 开篇不凡:皇帝看到天象(乾驭)有异,天马(天驷)像流星一样闪耀光芒。太乙神(道教尊神)赐下灵异,这匹马突然出现在渥水边。这里用神话色彩渲染马的神圣来历。
2. 外貌描写:马的精神抖擞(权奇),气概昂扬。两颊像夹着明月,四蹄踏地如秋霜飞舞——用明月和霜比喻马的光彩和迅捷。
3. 战功赫赫:它早就是汗血宝马(名贵战马),三年间横扫边疆(大荒)。长途奔袭如风,姿态轻盈似要飞上云霄。每天驰骋万里,这种勇猛无人能挡。
4. 荣宠加身:凯旋后为皇帝拉车(骖六龙),受赏特殊荣耀(中黄)。在天池洗澡,修剪鬃毛后更显威风。它顾影自傲,嘶鸣声如清越高歌——用拟人手法写马的骄傲。
5. 画中神韵:画家用丹青留下它的风采,画里的马仿佛仍在奔腾。世上多的是劣马(驽骀),但只能老死在马槽边——通过对比突出这匹马的卓尔不群。
核心思想:表面赞马,实则借马喻人。通过一匹战马从战场立功到享受荣宠的经历,暗喻英雄的辉煌人生。末尾的"劣马"暗示庸碌之辈无法比拟,表达对杰出人才的推崇。全诗用神话般的语言和强烈对比,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驰骋沙场、傲视群雄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