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直白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三位烈士的痛惜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怒。
上联开头用"晨星"比喻烈士的才华稀少珍贵,用"累棋"形容国家像叠起来的棋子一样摇摇欲坠。本该团结救国的人才,却被集体杀害,强烈的反差凸显了时代的荒谬。
下联"饮弹"写烈士壮烈牺牲,"吞炭"用战国豫让的典故,暗示作者愿像豫让一样为知己复仇。"与生也废弃,宁死也芬芳"这两句掷地有声:与其苟且偷生,不如壮烈死去留芳百世,展现了烈士们"宁为玉碎"的气节。
全联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直面黑暗的勇气和宁折不弯的骨气。作者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像普通人说话一样直抒胸臆,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那种悲愤交加的情绪。特别是最后"芬芳"二字,把死亡写得如此壮美,这种在绝境中依然保持尊严的态度,正是对联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