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襄文读书楼歌
吾言楼东懒云阁,飞甍四起相连属。
楼畔槎桠森古木,皂箧树大刚十围,紫藤盘绕垂溪湄。
梨花如雪当昼开,朱阑拂拂清风来。
襄文读书于此楼,经文纬武缥缃求。
儒者知兵足韬略,志意不与常人侔。
经义溯源在北宋,胜朝取士神机用。
前有守溪后震川,先生并峙成三人。
半山颍滨此正传,思泉精诣难比肩。
古文亦称大作手,但恨词气犹伤繁。
分宜当国窃权柄,钤山文序滋浮言。
泉石百年几易主,此人此楼共千古。
文介大书刻石存,鸾飘凤泊蛟螭舞。
我亦读书寓此楼,当空叱咤惊风雨。
斯文日逐江河下,帷幄何人能御侮。
先生坟墓咫尺间,翁仲依稀夜深语。
楼畔槎桠森古木,皂箧树大刚十围,紫藤盘绕垂溪湄。
梨花如雪当昼开,朱阑拂拂清风来。
襄文读书于此楼,经文纬武缥缃求。
儒者知兵足韬略,志意不与常人侔。
经义溯源在北宋,胜朝取士神机用。
前有守溪后震川,先生并峙成三人。
半山颍滨此正传,思泉精诣难比肩。
古文亦称大作手,但恨词气犹伤繁。
分宜当国窃权柄,钤山文序滋浮言。
泉石百年几易主,此人此楼共千古。
文介大书刻石存,鸾飘凤泊蛟螭舞。
我亦读书寓此楼,当空叱咤惊风雨。
斯文日逐江河下,帷幄何人能御侮。
先生坟墓咫尺间,翁仲依稀夜深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读书楼,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展现了读书人追求学问、心系家国的情怀。
诗的开头用"懒云阁""飞甍四起"等词语描绘了读书楼宏伟壮观的建筑风貌,又用"皂箧树""紫藤""梨花"等意象勾勒出幽静雅致的自然环境。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读书楼的古朴与诗意。
中间部分重点描写了襄文先生在此读书治学的场景。诗人称赞他不仅精通经史,还懂得军事谋略,志向远大。通过"前有守溪后震川"等句子,将襄文先生与宋代著名文人相提并论,突出其学问渊博。但诗人也客观指出其文章"词气犹伤繁"的不足,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态度。
后半部分转入历史感慨,提到奸臣当道的历史教训,以及百年间楼阁易主的沧桑变迁。"文介大书刻石存"等句,通过描写留存至今的石刻书法,展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
结尾处诗人抒发现实感慨,表达了对文化衰落的忧虑和对能人志士的期盼。最后以"翁仲依稀夜深语"作结,用拟人化的石像夜语,营造出幽远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通过对一座读书楼的描绘,展现了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关切,体现了传统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