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清幽生活,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诗中的"斗室"(小屋子)紧挨着山脚,像鸟巢一样与鹤为邻,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破窗纸在风中沙沙作响,潮湿的炊烟被雨水压得低垂,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山居生活的简朴。
诗人用"古致"形容山岩上的老松,用"秋声"描绘竹林里的风声,这些自然景物都带着岁月的痕迹和季节的韵味。最后写到溪水声潺潺,却始终流不出山涧,这个意象既写实又富有深意,暗示着隐居者甘于平淡、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一幅用淡墨勾勒的山水画,通过对小屋、风雨、松竹、溪流等寻常景物的白描,传递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诗人把最普通的山居生活写得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简单中的美好,平凡里的深刻。
王先莘
王先莘,字长庚,溧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应乡举,后以隐终。事见《金陵诗徵》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