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猷访戴图

燕山雪花大如掌,沙碛琼瑶深一丈。
万里寒云鸟不飞,驱车北渡河冰上。
岂识山阴有剡溪,白月堕水风吹衣。
子猷忽尔清兴发,夜半乘舟访戴逵。
此时此兴良不恶,一幅生绡亦奇作。
争似苏卿秉节旄,千年图在麒麟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题子猷访戴图》,它描述了北宋画家王子猷(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故事,并以此为题材创作的一幅生动的画作。下面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诗文解读

“燕山雪花大如掌,沙碛琼瑶深一丈。”这两句诗描绘了燕山的雪景,雪花大得像手掌一样,而沙碛(沙滩)上的琼瑶(美玉般的石头)深达一丈,形象地展现了北方冬天的严寒和大自然的壮丽。

“万里寒云鸟不飞,驱车北渡河冰上。”诗人进一步以寒云和冰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画面,鸟儿因寒冷而不再飞翔,人们驾车穿越结冰的河流。

“岂识山阴有剡溪,白月堕水风吹衣。”这里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了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剡溪,月光皎洁,水波荡漾,吹来的寒风让人觉得仿佛能衣襟吹起。这突如其来的美景与前面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惊喜和愉悦。

“子猷忽尔清兴发,夜半乘舟访戴逵。”诗人通过讲述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王子猷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中,依然能兴致勃勃地访友,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怀与诗人所追求的境界不谋而合。

“此时此兴良不恶,一幅生绡亦奇作。”诗人认为这样的景致和心情,即使是一幅生动的画作也难以完美呈现,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极高评价。

“争似苏卿秉节旄,千年图在麒麟阁。”最后两句诗将画面转向历史人物苏武,他手持符节,坚守边疆,其忠诚和气节令人敬仰。诗人认为这样的品质和气概,即使千年之后也难以磨灭,就像这幅画作一样,成为了传世佳作。

精髓与魅力分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山的雪景和王子猷的访友故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情怀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苏武的忠诚和气节,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敬仰和推崇。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又富有张力,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