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曲

乌栖琐窗静,露下罗衣薄。
脉脉对兰缸,夜夜同煎灼。

现代解析

好的,让我们来分析这首《夜夜曲》,简单直白地理解其精髓和魅力。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里的一个场景,给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感觉。

1. 乌栖琐窗静:意思是夜色深沉,乌鸦都已经归巢,窗户里的环境非常宁静。这里通过夜晚的静谧来衬托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2. 露下罗衣薄:是指露水已经下来了,穿透了她单薄的衣裳。这不仅仅是写季节的变化,更多地是象征着她内心的脆弱与敏感。

3. 脉脉对兰缸:这里的“脉脉”形容了一种深情而又含蓄的眼神交流,仿佛两个人静静地对坐着,彼此之间心照不宣。而“兰缸”指的是点燃的灯,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希望的氛围。

4. 夜夜同煎灼:最后一句直白表达出两个人在夜晚的煎熬之中度日如年。这种煎熬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漫长,更是心灵上的痛苦与折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对恋人或朋友在深夜里共度时光的画面,虽然外面的世界寂静无声,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忧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情,让人感受到深夜里那份无法言说的深深情感。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