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法寺

久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野沃稻田秀,耒耜沿沟畦。
登岑复入谷,渐过西山西。
举首望华屋,双岸郁相携。
虚桥驾烟霭,峻闼排虹霓。
下马踏危级,褰裳涉修梯。
超然层阁外,仰视穹苍低。
俯眺亦何有,森森乔木齐。
喧嚣从吏语,嘲唽惊禽啼。
既饭复搜讨,林间得幽蹊。
岩阿访灵迹,大士常高栖。
古殿蚀苔藓,丹青暗尘㙠。
俯身践危蹬,侧足缘深溪。
老树阴潭黑,风修乱蝉嘶。
悬泉洗阴壁,莹色如玻瓈。
佳观诚可恋,迟留惧颠挤。
扪萝出天险,始免魂神睽。
缓步淩巀嵲,双旌随杖藜。
回瞻花雨地,已被烟云迷。
顿辔下平陆,晴川留马蹄。
新篁映碧宇,野寺临长堤。
乘倦驻归策,荒园步柔荑。
婆娑两高树,磊落垂红离。
汲井漱甘液,拂尘观旧题。
出门尚斜日,隐隐闻城鼙。
胜概亦陈迹,茫然失端倪。
为诗记彷佛,吾友无诃诋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崇法寺》描绘了一次探访深山古寺的旅程,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一场说走就走的秋日探险
诗人听说云际山有座古寺(招提),趁着初秋凉爽就出发了。路上遇到细雨,凉风习习,山路蜿蜒但很干净。这里用"陂陀""沙路"等词,让人仿佛看到诗人踩着湿润的沙土小路进山的画面。

2. 山路上的惊喜发现
沿途有金黄的稻田、劳作的农人(耒耜是农具),就像现代人自驾游时看到的田园风光。进山后景色越来越美:云雾中的寺庙像空中楼阁,彩虹般的门楼(虹霓),要下马爬很陡的台阶才能上去。这种描写让读者也跟着体验了一把"登山探险"的刺激。

3. 山顶的震撼体验
爬到高处时,天看起来都变低了(仰视穹苍低),脚下是茂密的森林。这里用"森森"形容树木,配上鸟叫和随从的说话声,特别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庙里吃了斋饭,又发现一条幽静小路,继续探索更多秘境。

4. 古寺的岁月痕迹
诗人看到古殿长满青苔,壁画蒙尘(丹青暗尘),老树下的水潭黑幽幽的,蝉鸣伴着风声。这些细节既写实又带着时光流逝的感慨,就像我们参观古迹时的那种怀旧感。

5. 返程的悠然与不舍
下山时诗人走得很小心(怕摔倒),回头发现来路已被云雾笼罩。回程路上看到新竹林、野花,在荒园里散步,还喝了井水、看了前人题字。最后伴着夕阳和隐约的城中鼓声回家,感叹再美的风景终将成为回忆。

这首诗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 像旅游vlog一样记录全程,从出发到返程完整生动
- 既有"网红景点"打卡(华屋峻闼),也有小众秘境探索(岩阿灵迹)
- 把登山累并快乐的感觉写得特别真实(怕摔跤、走不动休息)
- 结尾的感慨引发共鸣:再难忘的旅行,最终都会变成手机相册里的记忆碎片

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旅行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目的地多壮观,而在于那些气喘吁吁的攀登、意外的发现,以及事后回想时嘴角的微笑。这种体验,古今旅行者都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