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慰天涛

先生仰面叹华屋,手抱遗经常独宿。
尽日集庭闻鸟呼,中宵掀窗来鹿触。
我常蹋月望西园,寒星寂寞垂短垣。
径约汪君信阔步,青田壶泻三昆仑(觞名。)。
清言若遇王平子,绝倒当年定如此。
稽古岂无春卿荣,随学尚有公超市。
先生不乐句羞素餐,先生毋躁句且少安。
昼居于内侍汤药,不然讵肯轻儒冠。
病鹤支离堪对语,翩翩平原在何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贫自守、孤高自持的学者形象,通过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深沉的人生感慨。

开头写这位先生住在华屋中却仰面叹息,手里常抱着古籍独自过夜,暗示他虽有学识却不得志。白天庭院里鸟鸣不断,半夜甚至有鹿来轻触窗户,这些自然意象烘托出他清幽孤独的生活环境。

诗人常踏着月光遥望西园,只见寒星低垂在矮墙上,画面冷清寂寥。诗中提到与友人汪君相约散步,用青田壶饮酒("三昆仑"是酒杯名),清谈时像遇到古代善辩的王平子,谈古论今的快乐仿佛能让人笑倒。这里既有对学问交流的享受,也暗含对现实境遇的自嘲。

后段直接劝慰这位先生:不要因生活清贫而羞愧,也不要急躁不安。白天在家侍奉汤药尽孝道,若非如此怎会轻易放下读书人的尊严。最后以"病鹤"自比,问志同道合者("平原"指志趣相投之人)如今何在,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惆怅。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构建出两个层次:表面是清雅闲适的隐士生活,内里却充满怀才不遇的苦闷。通过饮酒、谈玄、侍亲等生活片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以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心境。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