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子陵祠
若有人兮山之曲,抚长松兮倚修竹。乐衡门兮栖迟,临清流兮卜筑。
谢轩冕于当途兮,结隐沦于空谷。岂无九五之恋穷交兮,一举吾慕乎黄鹄。
唯桐江之潺潺兮,逝昼夜其相续托。渔钓以终身兮安,所取天下之桎梏。
瞻飞鸿之冥冥兮,听松风之谡谡。彼神龙之蟠九州兮,岂其与虾鲰而相徵逐。
使凤凰可得而罗兮,又奚异鸡鹜之争饮啄。邈哉高风留此芳躅,上有许由之耳兮,下有严陵之足。
酌雨露以为浆兮,燃日月以为烛。汉家宫殿草离离,七里依然烟水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高洁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蔑视。
开头用"山之曲""长松""修竹"等自然意象,勾勒出一个幽静的山林环境。主人公在这里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住在简陋的茅屋旁,在清澈的溪流边建造居所。他主动拒绝了高官厚禄,选择隐居山谷。
诗中用"黄鹄"(高飞的大雁)象征自由,用"渔钓终身"表达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作者认为世俗的功名就像枷锁,远不如听松风、看飞鸿来得自在。通过"神龙不与虾鲰为伍""凤凰不与鸡鸭争食"的比喻,强调真正的高洁之士不会与庸俗之人同流合污。
最后提到两位著名隐士许由和严光(字子陵),用"酌雨露为浆""燃日月为烛"这样夸张的想象,赞美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结尾处"汉家宫殿"已荒芜,而七里滩的山水依旧青绿,暗示荣华富贵终将消逝,唯有自然与高洁的精神能够长存。
全诗语言优美,通过大量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歌颂了隐逸生活的高尚品格,批判了追逐名利的世俗观念。